現在科技資訊進步消費方式越來越便利!從80年代銀行大量推行信用卡消費,讓人們不自覺消費未來,也造就了許多卡債族。
在台灣,許多家長並不會特別把金錢觀念特地與孩子提及,教導孩子有關金錢的知識,而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中,更不會告訴你理財的概念和金錢觀,卻攸關著未來生活的幸福指數。
台灣小孩大多過著富足的生活,可能從小就理所當然的覺得「我要什麼,就應該有什麼」。巴菲特曾在接受採訪時,談論自己的理財觀念。而當他被問到「什麼才是父母在教孩子理財時的最大錯誤?」他回答,「等到孩子到了十幾歲,才開始談論理財。」
在小孩成長過程,就應該要給予正確的理財教育,
明白需求跟慾望是不一樣,並學會區分兩者。
比較價格和價值,分辨哪些東西是更值得的。
錢不會白白出現,必須要付出努力才會獲得。
隨著現在的社會風氣,教導小孩理財成為越來越基本的學習,根據投資公司調查,在亞洲已經有超過6成的父母,在小孩10歲之前,就開始了理財教育,讓孩子學習如何做預算規劃和存錢,再來則是對金錢的價值觀,希望孩子了解到賺錢是需要付出努力。
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孩子落實,讓孩子擁有金錢的自主權很重要,父母可以從旁協助引導,但最後仍讓孩子做出決定。讓他們可以自己規劃金錢用額。同時,教導孩子金錢不是說有就有,可以給予孩子一些簡單的家事,讓他們獨立或協助下完成,待他們完成之後,就可以給他們一點小金額,讓金錢具有規範及限制,當孩子想要花錢時,跟孩子討論花了這筆錢之後的效應,如果金錢透支了,則需要用其他方式來賺取零用錢。
從小的教育和規範對於孩子來說影響非常深遠,讓孩子親身體驗理財的過程,培養正確的收支觀念,讓孩子能夠不被財困擾,建立正確的理財人生。